财记工场 | 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副主任揭秘:“裸条借贷”调查是如何生成热点的?

财记工场 | 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副主任揭秘:“裸条借贷”调查是如何生成热点的?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媒体,做新闻光热闹也不行,在连续报道中,我们都强化了稿件的公共价值增量。”

作者|王佳,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副主任,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今年6月,一则关于大学生使用“裸条”贷款的新闻成为热点,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不少人对这种现象表示惊讶。

事实上,南都是这一话题的引领者,从一开始介入对“裸条”报料的追踪,到展示“裸条借贷”乱象,曝光网络催债法则,揭开校园网贷之疯狂,南都全程引导了这一热点,效果极佳,既获得了广泛关注,又为监管部门提出了治理建议。

从微博报料发现线索,把小料做大

最初有关女大学生深陷“裸条”的报料,来自一名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此人6月12日在微博透露,有人通过一款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借款人还款。目前,有女大学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南都记者第一时间展开核实,包括对受害者的采访。采访轻车熟路,记者很快了解了基本套路,如果此时发出报道,足以完成一条日常快讯:网络报料——记者核实——发稿“网曝……”

不过,我们并不满足于这种不能产生良好社会效果的热点1.0的操作模式。具体到大学生贷款,我们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做出深度的题材,毕竟今年就有大学生因贷款赌球自杀。

更重要的是,在核实报料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检索发现,这名从业人员与涉事网络借贷平台常年在打口水战,甚至网上还有涉及双方名誉侵权案件的官司文书。鉴于此,我们认为,不排除当事人存在恶意报料甚至造假的可能,由此,报料人和受害者的说法应存疑。

所以,我们调整了报道策略,即赶在其他媒体发稿前绕开个案,展开深挖,从行业乱象入手——如果“裸条”是广泛存在的,就不以个案真假为转移。很幸运,记者很快兵分多路“卧底”进了这一类借款群。

在群中,记者从多位放款人处获悉,只要遵照指引——先进行信息审核,材料包括素颜照两张、收还款截图、还款记录截图,同时提供年级、负债等情况,即可拿到贷款。放款人还强调,若到期不还款,裸体照会被曝光,并与家长联系。

更为核心的证据是,记者在这一类群中注意到,借款人还对逾期不还者发出了警告:“明天24点前!没有回款,将全方位公布!”配图是露半张脸、关键处打码的女生裸照。群文件中还有逾期不还者的详细信息(电话、电话服务密码、身份证、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舍友电话等)、身份证正反照、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截图、班级QQ群截图、手持身份证裸照等。

6月13日中午,我们通过南都App发出第一稿《“裸条”借贷惊现大学生群体,不还钱被威胁公布裸照》,获得了近30万阅读,同时获得全网转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开始完善见报稿件,于6月14日推出“起底裸条借贷乱象”的深度报道,包括“裸条”并不是一种新生事物,通常学历越高可获的贷款额越高,受害者甚至包括部分中介如何落入贷款深渊的,业内人士和专家警示开“裸条”对自己不负责任等。

光有猛料是不够的,要学会热点造词学

当然,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则哪怕是具备足够冲击力的报道,光有猛料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当同行都介入时,就要充分考虑话题的传播和发酵路径。理想的状况是,让这个话题打上南都的烙印,让大家关注它、谈论它时,都绕不开南都。

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发稿前给报道拟了一个热词——“裸条借贷”,来概况报道的核心元素乃至主要内容。无论在稿件标题还是内文当中,都反复使用这一标识,就像那些打在图片上的水印一样。通过南都App发稿后,我们又有意在微博、朋友圈等处,以“新词出现:裸条借贷”作为引导,让大家关注这一新词,并关注它背后的乱象。结果效果非常好,无论是网友讨论,还是媒体跟进报道、发表评论,都普遍援引了“裸条借贷”一词。

我看到乐坏了。本来嘛,这就是个观念先行的年代,给个新词,让偷懒的人们发挥去吧。

第一天报道做完了,接下来怎么办呢?这时经验又起作用了,当然反过来说,也就是过去这方面的亏吃得足够多了。什么经验呢?就是要牢牢占据并引导一个热点。很多时候,报道最重要料的不是有多猛,因为天下压根就没那么多猛料,而是持续,并且足够坚决地持续报道。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在网络借贷乱象当中,除了以发裸照相逼这种极端手法以外,背后暗藏的催款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常见的还包括“呼死你”(不断打电话)、入侵通讯录、打电话给家长同学、网上以老赖名义公布当事人身份证及通讯信息等方式。

围绕这一点,我们又造了一个新词:网络催客。当然,这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基于部分网友的评价。为了炒热这个词,我们又给它下了定义,即以“呼死你”(不断打电话)、入侵通讯录、打电话给家长同学等方式催款的人。同时,我们又定义了它的行为模式——“网络催客”一般为放贷者和多家网络借贷平台服务,是网络借贷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催客”在催债方式和行为控制上存在偏差。然后,这个词又热了,报道也推出去了。

延展话题,凸显公共价值增量

做到这一步,我感觉话题还没有做足做透。恰逢此时,有关校园贷款混乱的讨论开始在网上出现,并且就在三个月前,刚发生过一起震动国内的新闻:21岁的大学生郑德幸在青岛坠楼,他曾以28名同学之名欠下58.95万元贷款用于赌球,最终无力偿还而选择自尽。

因此,我们决定进一步延展“裸条借贷”话题,即将其纳入校园借贷乱象的一环。为此,我们搜索了南都报料系统,抓取了数十条与校园贷款有关的投诉、报料,安排多名记者与实习生分头打电话,以掌握更多有关校园借贷问题的线索。事实证明,这一招同样管用。

在6月16日刊发的深度报道《疯狂的校园贷》当中,导语我是这样写的:事实上,“裸条借贷”也只是大学生疯狂借贷的乱象一角。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的所谓春天到来,越来越多大学生投身小额贷款、分期消费的热潮中,众多针对校园的贷款平台也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导致众多没有独立经济能力却欲望膨胀的学生陷入连环债务危机之中。设置高利贷陷阱的放贷者、借款上瘾的借贷者、手法五花八门的“催客”,共同构成了校园不良贷款的恶性循环——这一段话,就把话题的三个维度关联到了一起。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媒体,做新闻光热闹也不行,在连续报道中,我们都强化了稿件的公共价值增量:在揭秘“裸条借贷”时,我们援引业内人士的话告诉大学生,押“裸照”对自己不负责。同时,我们强调无意否认所有网络借贷平台的价值,“裸条”本身是基于人性对于风险的控制滋生出的陋习,有互联网平台之前也存在,当然借贷平台有义务排除违法信息。

在报道“网络催客”时,我们援引律师的话说,“网络催客”如果是以一种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账务催收,可视为一种民事代理行为,若采取极端手段,则可能涉嫌侵权乃至违法犯罪。对此,各部门应各司其职甚至开展联合行动,及时介入处理。

到了对校园借贷乱象的报道时,我们又梳理了各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行为的监管措施和实际成效。尤其是成效,封杀信用卡之后又出贷款平台,值得追问。

到了这里,我们认为,这组报道的社会价值已得到充分呈现。

大家好,我是财记君,看了今天的文章,您有何感想?期待您的留言和评论!你说,我们听!

相关热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传媒业去产能,媒体人该怎么办?

12名世界顶尖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2016:在执行拍摄任务时,我感受最深的是无尽的等待、信息缺乏和可怕的周遭

我在报社实习,收到采访对象的"暗示"——警惕:很多人都想睡刚步入社会的你

曹林:新人跳来跳去跳不成名编名记

澎湃新闻网总编辑刘永钢:好的内容、真正的新闻永远是刚需

裘新:媒体融合有两个层面、两个阶段的涵义,成功的充要条件只有一个!

范以锦:传媒教育不应成为传统媒体困境的“下半场”,传媒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用武之地!

老记者心声: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怎么被一群小年轻超过去了!?

今天的新闻世界是否还需要“大编辑”?

报业寒冬,记者转行,看德国纸媒如何困境求生?

詹国枢谈新闻写作:举重若轻,大道至简

15种最好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准)记者编辑必看!

哪些技巧可以让你的采访事半功倍?

上报集团正式迈出“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瑞力文化教育产业基金揭牌启动

浙报集团转型的五大密码

总编已死,CCO 当立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改革大戏

上报三周年 | 裘新最新讲话: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整体转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这个命题

郭全中:京华停刊,而纸媒正在崩盘的路上狂奔

秦朔:一切都已改变,一切又都未变——回想媒体往事

🎭 相关推荐 🎭

魔兽世界怀旧服平民玩家想拿R12有多难?艰辛到你无法想象
牛头梗林永健的比较-牛头梗还是比较好饲养的
365天稳定更新

牛头梗林永健的比较-牛头梗还是比较好饲养的

📅 10-02 👀 5585
qq旋风为什么停止运营 qq旋风关闭原因解析
365天稳定更新

qq旋风为什么停止运营 qq旋风关闭原因解析

📅 07-28 👀 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