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通常由颈椎骨质增生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患者起病年龄通常>40岁,颈椎病通常病程缓慢,与患者的预期寿命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即患者在患颈椎病以后,通常并不影响生存年限。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1、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肢麻、痛、功能障碍,通过保守治疗,如按摩、牵引,以及对症使用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会达到80%-90%,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对于剩余的10%-20%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而言,依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95%的患者可以缓解症状,甚至达到治愈;
2、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主要影响患者下肢的行走、跑、跳等动作,患者通常会有踩棉感、行走不稳定,甚至容易摔跤的情况出现。通常建议患者早期采用手术治疗,将局部压迫去除后,脊髓型颈椎病也会逐渐康复;
3、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的颈椎增生压迫患者的椎动脉,可能会导致患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通过生活习惯改善可以缓解病情进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避免长期低头工作;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咽部异物感或视力障碍,早期可采用颈椎牵引,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如果症状反复发作,在医生评估下可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手术。
颈椎病类型多,病变复杂,比较难从病因学上完全根治,可以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避免复发。生活中患者还要加强颈椎部位的保养,避免受凉,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另外,患者如果有问题应及时就诊。颈椎病治疗的成功率比较高,因此建议患者不要在颈椎病非常严重时再进行手术治疗,可能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不会影响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