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视传媒CEO薛雯漪
随视传媒(430240): 公司主要从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体经济电商化技术及数据服务, 从一家互联网广告代理商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实体企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商,实现了大媒体平台的流量和消费类品牌促销之间的无缝对接。
2015的春晚,让微信摇一摇风靡全国。随视传媒作为微信唯一的合作伙伴,参与了央视春晚摇红包的技术与商业开发。随视传媒CEO薛雯漪,高挑,优雅,说话慢条斯理,和传说中杀伐决断的女企业家的刻板印象完全不一样。但是随着访谈的展开,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呈现出的是一颗创业者坚强勇敢的心。
挑战自我 跨界创业
小时候,身为开发区总工程师的父亲经常带领她去参加引进外商谈判,耳濡目染中,薛雯漪的职业化的范儿很早成型。形象、谈吐包括做事情方式,都很让老板欣赏,年轻的时候升职特别快。26岁就在当时如日中天的UT斯达康做到了产品市场总监,29岁就当了全球的产品总监。29岁到30岁之间,她去了网通,当时也是网通刚初创期间,不到30岁,统领着几百号人,当时小网通的三个大事业部的其中一个在薛雯漪手上。
薛雯漪愿意说自己是从职业经理人出身的。职业经理人的优点,体现在非常替公司和老板去思考问题,能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升职太快,薛雯漪没有经历过普通人从下面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的经历,她就像火箭一样,从一入职就经理,然后总监,然后副总,如果说缺陷,那就是“不知人间疾苦。”
等从网通出来以后,薛雯漪分别在三家公司担任了CEO。那个时候她感觉遇到了自己职场的瓶颈。“我的瓶颈就在于我认为我是很优秀的,很闪耀,很光鲜。但是我没有办法真正能够有效的驾驭资源,对下面人的工作心理和心态往往也把握不好。”就这样,从自我非常的肯定到自我非常的否定,个性创新,思维跳跃,热爱美,热爱新鲜事物,又有点反叛的薛雯漪,毅然从电信行业跨界到互联网营销领域创业。
2006年, 薛雯漪和段嘉瑞(现任随视传媒董事长)、沈雁(现任随视传媒CSO)等几位早已认识五六年的朋友一起创办随视传媒,基于对人生价值和互联网前景的共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开始了创业历程。当时国外有一种商业模式就是能够很有效的把互联网的流量进行分类批发和零售。董事长段嘉瑞原在台湾雅虎工作过,台湾雅虎的一个同事在美国做这个生意,并介绍给团队,大家觉得这个生意挺好,中国互联网的很多流量都在赠送,没有被兑现,如果经过这种流量的分类,进行售卖,是个好生意。这就是当时百度[微博]TV的雏形。
商业模式是不断演化的
创业的想法在落地的时候,不断根据现实情况而演化。当时几个创始人带领团队跑了大概两百多个网站,发现大部分的商业型的网站都不认为自己的流量没有变卖是不对的,当时中国的垂直网站有很多的热钱,所有人都不愿意把流量交给别人来代销。“中国互联网早期业内有一种心态不够商业化、不够平和,你想做我的这个生意,你先给我多少钱,是这样的心态,零和博弈的那种。因此,这种批发生意很难做。”
创业团队思考,如果要做到把流量分类进行售卖的话,一定要找一家对流量控制很强的企业。最早和雅虎合作。现在的阿里妈妈,多多少少受到广告联盟这些分类售卖,按流量分类整合的模式影响。但是后来是百度做下来了。最早的百度TV一共做了四年。现在复盘,薛雯漪认为,“独家”思维造成百度TV这四年称不上是成功,只能说是成长了。“当时就是因为没有想通共享比零和,比博弈要重要得多,老怕别人侵占。”如今,随视传媒在做微信的时候,就是“展开双臂欢迎愿意跟我们合作的”。薛雯漪说,她是通过读《从0到1》这本书,认识到共享才能极大化地垄断市场,才能够有效的把市场的定价权做起来,或者说才能有效的把市场的份额占住。
当初和百度合作的时候,随视传媒创造了一个富媒体的图片加富媒体的一个浮窗式的广告,有了这个广告形式的二次开发,百度跟随视合作。随视是唯一一家可以使用百度的名称开展业务的公司,叫百度TV。一开始前两年分55%的利润,很高的一个利润,第一个可以看到百度不像业内说得那么霸道,它很讲道理。第二,所有东西是可以通过商业谈判谈出来。
不过4年之后,百度觉得这么大一个市场,随视怎么没有做起来?百度就说不要跟随视做独家合作了。在2011年底的时候,把独家合作取消了。当时对随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断转型 优化核心业务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死了一大批的创业企业。所有的广告公司全都拖欠钱,那时候薛雯漪整晚睡不着觉。及时她亲自出面去催,都催不回款。大家都很难,当时算过可能有四个月,如果贷不到钱或者是拿不到投资的话,就发不出工资,差200万的缺口。后来薛雯漪和另外一个搭档,一人拿出100万来发工资,核心中层骨干自愿拿六成工资。但是值得骄傲的是,当时随视是唯一一家没有裁员的公司。
第二次难关就是2011年百度放弃随视的时候,对随视是一个巨大挑战,但又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就是证明我们自己要能站起来的时候。”之后,随视开始尝试微博,用微博做产品。
随视是做大数据的,做数据分类管理,流量的数据分类管理,现在再演变成做会员,大企业的会员体系,叫用户价值体系。把用户的分类,浏览的习惯,搜索的习惯,包括购物的习惯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能够有效的按类别卖掉媒体所拥有的流量。在微博时代,微博被大量的公关公司充斥,太多的水粉,太多的小号,这个东西一直做不起来,因为需要真正看数据,看到人的行为分类,但是在微博上面看不到。所以,随视和微博的合作,也不算成功。
2013年,随视人声鼎沸,但是面临巨大亏损。它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不好。薛雯漪做了几个动作,进行业务重组:“不破不立”。
当时随视传媒已经挂牌新三板了,幸好那时候三板比较安静。薛雯漪大刀阔斧的改造,砍掉不盈利的商业模式,才能把人砍掉,因为那时候很多人是不产出的:“这就是止损,然后才能静下心来想如何才能盈利。”
当时在股东会上,面对不同意见的股东,创始人团队排除万难,力主新业务,直接把跑道切到了微信,切到了O2O,打造一个行业如何把消费者数据有效的聚集分类和管理的商业模式。
因此,随视从2013年开始,帮有大数据要求的企业,把线下的,比如说它的门店,4S店,促销员,收银台等各种跟消费者接触的触点上的接触,变成流量化,把消费者拉到数据库上面,用微信跟它保持着长期连接,通过打标签的方式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进行画像组合,建造会员的价值体系。
很快,随视定位只做快消日化和零售百货行业,因为这两个行业消费者重复消费行为的频次非常高,你一旦采完这个样之后,马上进行二次应用,可能在一两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效果。现在,随视跟很多大客户做,拿的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单子,什么东西让他几百万、上千万投入?是因为你能节省他几千万、上亿。
越做理解越深,接着随视发现,连锁零售对大数据营销非常需要,就开始做定制化的产品,叫趣摇产品。通过会员数据体系,打通它的线上线下的营销,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会员体系,把一个品牌和一个企业,一个商家的市场传播和销售打通。
也就是说,把本来现实中有的购买行为,进行数据化,建立了一个数据库,进一步不停的开发和维系。这也是“+互联网”的一种形式。薛雯漪说:“其实谁的核心竞争力最强这个市场就是谁的,其实并不在于你是互联网还是非互联网,首先你的产品和服务是要有核心竞争价值的,这是最重要的。”
薛雯漪又若有所思的说:“好的生意一定不会一成不变的,一定是在整个变化当中去不断的优化,我们叫做进化论,它在不断的进化当中的,直到新的物种产生,形成颠覆性的革命。”
随视这种类型的企业,它自己主导不了一个颠覆性的革命,它是随着物种的变化,它会衍生出来,不断演化。薛雯漪分析,这个行业以前就是B2B,卖个点子,打一个广告,出一个设计图。但是,现在随视的商业模式是闭环的,主题是什么,怎么展示,怎么推广,推完之后怎么销售,都体现,最后还要把会员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展的时候,用微信摇一摇扫一扫也是有数据的,领了券也是有数据的,用了券也是有数据的,所以我们展、推、销全部都有闭环的数据,形成用户的价值体系,打造了这样一个业态。
合伙创业一定要有主导者
创业合伙人,首先要有比较接近的价值观,志同道合。不看利不可能,但是利放在比较后面。“我们从来没有为争名夺利红过脸,我们这个团队红脸只是为了,真的是大家对管理理念的不同,大家都是为了公司好,对道德问题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争论”。当然对于公司“术”的问题,薛雯漪坦言砸过杯子:“有点霸道。”但是团队的“德”和“义”都很好。
当然,商业模式的演变,使得我们其中有一部分的合伙人非常擅长,有一部分的合伙人就没那么擅长,但是这并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只是以谁为重,以谁为轻,孰轻孰重的问题。合伙人之间的进退分寸感,配合度都挺好。
当然,随着业务的演化,有的股东擅长,有的股东不擅长,最初我们的股权设计在内部自行做了一些调整。不能说百分之百公平,但是大家都有那种自觉性:“比如说我现在能付出的少一些了,后面那段别人付出更多一些,就会拿比较低的成本把自己的一部分让出来,几个人之间商量就好了,能做到很得体,这点是我们最厉害的地方。”
“我从来没有说我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一个人,我在压力下,情绪有时候会失控,比如砸杯子,坏事全干过。但是,大家都会想问题根源在哪里,坐下来一起谈,谈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是最重要的。还有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看问题,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合伙人一个很重要的素质。”
薛雯漪表示,合伙人之间的股权分配问题,首先一定要有一个主导者。当然这个主导者之后可能会变化,可以很优雅地换帅,外界可能都没有感觉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主导者,或者要有主导的力量,保持一致行动人,这样才能把公司做好。
女性创业 要学会情绪管理
如何和投资人打交道?薛雯漪表示,一定不能看着投资人的脸色去工作,和不能看着股票的价格去工作的道理一样。投资人是因为他本身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要通过投资资本来创造价值。而创业者是可以通过创造来创造价值的。,本身是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的,所以在跟资本打交道的时候要认清自己的价值。
但是,保持良性的沟通,彼此的尊重也很重要。“有些投资者还有一些很好的资源,我会去把他当成我的大销售,帮我去找资源。你要去学会用投资者。我还把我投资者变成了我的客户。”薛雯漪微笑着说。
薛雯漪还分享,做一个好的创业者,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天生与生俱来的,不是培养的。你要对人的心理的改变,整个社会哲学的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的供给和消费的这种趋势的变化,多思考。好奇之心,能够带动你的思考力。
此外,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她感觉女性创业有何特殊之处呢?薛雯漪说,女性长处一般就是沟通能力强,共情能力很强。如果颜值比较高的女性,还可以很好的为公司建立对外形象。
但是,女性的缺点就是在于情绪管理比较弱。女性容易焦虑,这个情绪化是致命问题。所以要更长远的,更方向性地看问题,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自己紧张焦虑的时候,要用一套方法提醒自己。
薛雯漪介绍她自己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提高“觉察力”:“一旦觉得不安了,我赶快提醒自己,想一想,如果万一已经骂出来了就得道歉,一定得道歉,你不想老是成为一个道歉的人,所以你就要提醒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能赢很多东西。”这是薛雯漪在看了日本书《断舍离》之后体会到的。《断舍离》讲的是收拾家,但是收拾情绪,也是一样。当你情绪很乱,很脏,很烦乱的时候,有违和感的时候一定要跳出来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违和感,什么东西引发我这么不高兴,这么烦乱,什么东西让我不安。你把这个理出来之后,你可以去沟通。特别有用。就是收纳,就是讲把你东西理清楚了,分好类,收纳好。”(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惠春)
系列稿件: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⑩——致生联发卜巩岸:创业就是抓住风口一飞冲天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⑨——中讯四方董启明:创业前先看了八遍《公司法》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⑧——锐风行张磊:创业一定要有吃苦的准备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⑦——联飞翔郑淑芬:女人创业优势独特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⑥——康斯特姜维利: 创新很难 唯有专注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⑤——“金牌董秘”何愿平: 创新最需要的是市场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④——探路者盛发强[微博]:创业就是不断”自我折腾”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③——东方网力刘光: 商业就是一个有规则的游戏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①——超图软件钟耳顺: 创业之初志同道合更重要
创业者说“双创”系列访谈之②——飞利信陈洪顺:合伙创业重在配合
“内部创业”给创新带来生命力——专访神州泰岳董事长王宁
如何从中关村的小乌鸡变成创业板的金凤凰——专访飞天诚信总经理李伟